>

我是主营项目

15811025941 13522896635  | 
  

两化融合贯标认证(Integration of two standards certification)

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,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;信息化进程 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,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,而是两者在技术、产品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,彼此不可分割 ,并催生工业电子、工业软件、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。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,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。是工业化和信 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。

服务内容

帮助企业申请两化融合贯标认证证书

- 一、什么是两化融合贯标?

中国的“两化融合”是指: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; 利用信息技术作支撑,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,培育新动能,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。

两化融合的贯标认证活动,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工业化、信息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、 更新的认识,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融合之中,从而使得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得到加快;与此 同时,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活动,还能使企 业的战略及战略的实施步骤更加清晰明了,使得企 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有据可循、有章可依。

- 二、两化融合贯标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有哪些?

1、转型升级

传统企业在如今的市场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进行两化融合贯标是转型升级,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关键路径。

2、实力认证

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,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,又是企业 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,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传播极具价值。

3、竞争优势

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,将技术进步、组织变革、流程优化 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,提高竞争力。

4、规避风险

通过顶层设计,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,护航企业良性发展。

5、提升管理

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,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,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。

6、政策倾斜

通过评定的企业在某些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。

7、项目申报优先,评选加分

工信部明确提出,优先从符合两化融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中选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;

在工 业转型升级项目的 CPS 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,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 6 分。

8、政府采购

在政府采购、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。在政府采购方面,已将是否开展两化融合 管理体系贯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。

9、市场采信

供应商遴选与评价、销售授信、招标投标、金融机构投融资、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、中 央企业信息化考核、资质认证等领域具有巨大优势。

- 三、企业做两化融合贯标需要具备的申报条件:
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(GBT/23001)中并没有限制行业和规模,但根据体系标准要求,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:

1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;

2、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,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;

3、企业所属行业:生产制造类型企业,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;

4、企业人数

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100人左右,如果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;

5、企业销售收入

体系对销售收入没有具体要求,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较好。

6、企业信息化建设

常见的信息化软件包括:

MES(生产制造执行系统)、ERP(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系统)、PLD/PDM(企业产品设计研发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)、设备安全管理 软件(煤矿、化工行业安全保障设备管理类型的软件)、外贸订单销售管理(进行销售管理的软件)、其他企业特有的能提高生产 ,降本增效的各种信息化系统。

7、财务的持续保障

两化融合需要公司进行资金保障,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工业化有持续的资金投入(包括生产设备、信息设备、服务器等)

8、信息化安全方面

企业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,有独立机房的企业,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。

- 四、两化融合贯标流程

(一)体系建立阶段

1,两化融合贯标启动:成立项目组、标准宣讲、贯标实施培训会

2,两化融合分析诊断:深入调研、体系评估与诊断、贯标标准培训

3,两化融合体系构建:体系策划、体系文件架构、体系文件编写培训

4,两化融合文件编写与培训:文件编写、文件评审与修订、文件发布

(二)体系实施阶段

5,体系试运行:体系宣贯、体系试运行、运行情况记录与改进

6,两化融合内部评审:内审培训与组织、内部审核与改进、管理评审

(三)体系审核阶段

7,两化融合审核认定:准备迎审、审核及改进、项目验收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两化融合贯标过程中,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。